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更是中小企業群體的領頭羊,是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節點,不斷匯聚起中國經濟創新創造的強大活力。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祝賀2022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召開時強調:“希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同時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堅定企業發展信心,著力在推動企業創新上下功夫,加強產權保護,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一、 構建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在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方面,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首當其沖。去年11月以來,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了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政策文件,明確了培育目標和工作舉措,形成了重視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良好氛圍。
2022年6月,工信部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加強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對廣大中小企業而言,這意味著成長壯大的路徑將更加清晰,獲得的培育服務將更為精準。
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培育的三個層次,三者相互銜接、共同構成梯度培育體系。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是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培育目標是100萬家左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培育目標是10萬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位于產業基礎核心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創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術、細分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培育目標是1萬家左右。
近期,工信部已正式發布第四批43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至此,我國已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約9000家。這些企業平均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10.4%,大多從事細分領域時間在10年以上,企業戶均年平均營業收入增長都在20%以上??梢哉f,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有研發投入高、專業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強、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等特點,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規模支撐大配套,小產業干成大事業。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全國4800多萬家企業,99%以上都是中小企業,它們構成了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沿著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路線圖”,不斷增強企業內生動力、形成培育工作合力,廣大中小企業必將在更好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同時,助力實體經濟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是應對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之舉,也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點、熱點所在。工信部在2020年開始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而言,仍然存在著“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共性問題。
隨著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我國數字化轉型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擴展。在這一進程中,大型企業憑借資金、人才、技術資源等數字化轉型的先發優勢,超過半數步入了應用踐行和深度應用階段。但不少中小企業由于各類資源限制,整體水平依然偏低。調查顯示,79%的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水平較低的初級探索階段。
工信部將從供給和應用雙向發力,著力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政策體系、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持體系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體系,全面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擴面、提質、增效。
1、支持細分行業的數字化服務商,探索形成一批適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小型化、輕量化、快部署且精準解決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培育4000家至6000家數字化轉型樣板企業。
2、編制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等級評測指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為中小企業評估數字化水平、開展自我診斷、找準問題不足、明確轉型路徑提供依據和指導,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持體系。
3、圍繞中小企業全方位需求,遴選和推廣一批“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能用出效益”的優質數字化服務產品,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體系。
三、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管理水平
《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或認定標準。其中,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標準包括創新能力、成長性、專業化三類6個指標,滿分100分,企業得分達到60分以上即符合創新型中小企業標準。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包括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研發費用總額、研發強度、營業收入等基本條件,并從專、精、特、新四方面設置13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分,滿分100分,企業得分達到60分以上即符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標準??紤]到各地企業發展水平差異,在堅持全國統一標準的基礎上,留有15分“特色指標”由各省結合本地特色進行設置,既確保企業水平總體上大致相當,又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圍繞專、精、特、新以及產業鏈配套、主導產品共六個方面,分別提出定量和定性指標,考慮“小巨人”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排頭兵,被認定企業需滿足全部指標要色進行設置,既確保企業水平總體上大致相當,又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
穩步推進數字化水平?!掇k法》提出了“促進中小企業提升公司治理、精細管理和合規管理水平”的要求。數字化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倍增器”,應深入研究優質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鼓勵優質中小企業依據兩化融合、智能制造成熟度、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等標準開展對標,抓住重點場景應用,提升產品創新、業務優化、管理變革能力。
引導數字化服務提供商為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把脈問診”,挖掘數字化提升潛力,分行業、分領域為中小企業遴選和推廣一批應用便捷、成本低廉的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企業運營能力與精細管理水平。
與此同時,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一定門檻,要根據中小企業的發展階段,腳踏實地、因企制宜,不能為數字化而數字化。因此,《辦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設置了數字化水平、核心業務信息支撐等相對寬松的數字化轉型指標,引導中小企業有序“上云上平臺”,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逐步實施數字化,穩健推進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